生動盟理事、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施麗雯,日前(7/5)至丹麥 Hvidovre Hospital 訪問,在這間全丹麥新生兒數最多的醫院,這裡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丹麥以助產師為最主要的接生者,每年約有80%的新生兒是從助產師的手中來到這個世界。除非有醫療介入的需求時,才改由產科醫師接手。
接待施麗雯的產科醫生,細心地說明不同樓層的各類產房設計,一路從分娩的報到觀察區、緊急區、一般產房、生產中心(birth center)、和特殊產房,醫生多次強調助產師是產房最重要的人力,因為這裡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是由他們接生的。
這間醫院從2019年起設立生產中心,讓低風險且可以自然產的孕婦在此迎接寶寶。生產中心的走廊上,以許多溫暖的相片佈置,除了有剛來到新世界睜眼的新生兒外,森林和海洋的相片同時並列在一旁,柔和的大自然和新生命的誕生,讓人不自覺地被感動著。
醫師特別說明,一般產房會有明亮燈光,但是生產中心特別換成柔和光線,牆面也改以暗色系色調,呈現溫暖的感覺。
Hvidovre Hospital也正在為流產夫妻設立特別產房(Aarhus Universitetshospital 和首都Rigshospitalet已有設計),讓這些無法迎接新生命出生的父母,可以待在這間特殊的病房受到照顧和支持,不需要馬上出院。
特殊產房區在設計時,刻意在走廊以一道玻璃門做為區隔,讓這些家庭不會聽到其他產房的聲響或者新生兒啼哭聲。由於剛好位於建築物的邊間,不論是在走廊或這間產房內,都會有大片的玻璃讓陽光和外面的綠樹映入,形成安靜的小角落。
施麗雯老師近年進行許多台灣自然流產女性經歷訪談與研究,透過這次的訪視經驗分享,生動盟也希望,台灣有朝一日,也能有完全以產婦和伴侶為中心的生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