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成為一位母親前後」的血淚史 台灣女人生產經驗調查結果發布

2023年母親節前夕,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生動盟)為了解近五年來台灣婦女究竟是「如何成為一位母親?」,以及「成為一位母親之後的生活」,進行了一份「祝您好生:台灣女人生產經驗大調查」,透過網路與紙本管道,一共搜集了2157份有效問卷。

這份調查結果發現:

  1. 高達六成以上的產婦和伴侶不曾接受產前教育。
  2. 僅有不到三成的孕婦,規劃「生產計畫書」。
  3. 醫院的會陰切開施行率為73.4%,遠高於先進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比例。
  4. 助產師照護的孕產婦,有較高的比例,跟伴侶一起接受產前教育,主動規劃生產計畫書,在陰道產也經歷較少的醫療介入。
  5. 一般婦女的產後照顧幾乎皆為私人化,其中高達八成的產後照顧來自個人家庭。

以下我們將說明可能原因以及生動盟的政策訴求:

一、有高達62.2%的產婦與69.4%的產婦伴侶,從未接受過產前教育

《孕婦健康手冊》(2022年版)中的「孕婦產前健康照護衛教指導紀錄表」,指示醫事人員的指導重點是確認孕婦是否清楚知道「懷孕生產是正常的生理過程,經由參加產前教育可以協助做生產的準備與因應生產過程的陣痛」。但根據生動盟的調查卻有高達62.2%的婦女表示從未上過生產教育的課程。我們想請問衛福部國健署,是否應儘速負起提供產前教育的責任?是否能重視現有的衛教指導明顯不足的情況?

目前現有的衛教指導一共兩次,一次落在懷孕17週以前,另一次則落在29週以後。指導的方式大多是在進行完例行性檢查後,由護理師以A4單張、勾選的方式進行衛教指導,經常是前後不到十分鐘就結束。

然而,產前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婦女以及家人取得正確的孕產新知,以及以實證做為基礎的照護模式訊息,有助婦女根據自己的身心狀況和需求,進行各種準備與決定。根據研究報告指出,這樣的產前教育課程至少需要12小時,產家才能充分認識生產,更從容不迫地準備生產,以及面對生產挑戰的心理準備(Amis & Green 2013; 廖淑媛 2021)。瑞典以優質的生產教育著稱,值得台灣借鏡。瑞典政府從1980年開始推行,針對孕婦以及雙親,施行生產與親職的教育課程;最興盛的時期,提供給孕產家庭8-10次的課程。這類結合生理、心理、社會的產前準備,都有助於創造良好的孕產經驗,銜接親職生活。

因此,我們建議國健署應該在目前14次的產檢中,在原訂要在第28、30、34、37週所做的例行性檢查之外,各新增一次3小時的產前教育,四次累積下來為12小時。

雖然我們發現高達69.4%的伴侶從沒接受過產前教育,是否意味著伴侶們並不積極參與孕產過程?問卷顯示,並非如此。從問卷中可發現,高達九成的伴侶曾實際參與生產過程。這些參與生產過程的伴侶,卻多半沒有參與過產前教育,問題究竟出在哪裡?除了醫療院所沒有提供相關課程之外,生動盟認為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因為產婦伴侶沒有適當的「假別」可以使用。

台灣於2021年12月才通過的《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修正案,產婦的有薪產檢假從五天改為七天,產婦配偶有薪陪產檢及陪產假並由5日增加2日,共為7日。然而,這些假別都仍然只限用在陪產或產檢,無法運用在產前教育。

生動盟自2021年12月即推動雙親皆享有七日有薪「生產準備假」連署活動,當時短短四天內就超過一千人連署,可見孕產家庭有越來越多的新手爸爸、伴侶,有意願積極參與生產準備,卻常苦無管道與資源。因此,我們呼籲政府應該正視孕產家庭的需求,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十五條中的孕婦的「產檢假」以及孕婦伴侶的「陪產及陪產檢假」改名為「生產準備假」,同時放寬適用範圍,不限只能用在陪產、產檢或陪產檢,也能適用於參與產前教育,讓這些新手家庭具備豐富的資訊與技能,來面對成立新家庭的諸多變化並做好準備。

二、僅有28%的產婦規劃生產計畫書

國際上推動生產計畫書已久,強調孕婦使用生產計畫書,能夠增加生產控制並降低生產焦慮;台灣亦有本土計畫支持這樣的措施(黃麗華, 2011)。2014 年婦女新知基金會首度發起「母親不服從運動:秀出妳的生產計畫書」,倡議生產計畫書是用來跟醫護人員表達自己的生產期待與需求的溝通工具。衛福部從2017年開始,在官網與孕婦健康手冊上新增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所提供的醫療機構生產計畫書範本。此外,由菸品健康福利捐支應補助的「孕婦產前健康照護衛教指導服務」項目中也包括「生產準備計畫」。然而,經過將近十年的推動,生動盟的問卷調查發現,僅有28%的產婦主動提出生產計畫書。

我們認為,產婦未能積極提出生產計畫書,主要是現有的產前檢查措施,多以醫療檢查為主,未能有充分的時間,提供有品質的孕產諮詢。對比起來,我們的問卷顯示,由助產師進行孕產照護的婦女,有高達九成的比例,積極提出生產計畫書,與助產人員充分討論生產需求與風險評估。助產人員對生產計畫書的重視,也顯示我們需要醫療院所重用助產師,以能提供以產家為中心的產前教育,以及協助共同討論生產計畫。因此,我們呼籲政府應該制定獎勵辦法,提高醫療院所重用助產師的意願,以利提供孕產家庭產前教育、協助制定生產計畫與諮詢服務,以增進其對於孕產的準備、降低焦慮。

三、醫院的會陰切開施行率為73.4%,遠高於先進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比例

本次問卷調查,我們也發現許多已經廣被檢討的醫療介入措施,在台灣仍普遍使用。我們特別彰顯台灣高比例的會陰切開術作為例子。本問卷發現,醫院和診所的會陰切開術施行率,分別為73.4%、61.5%。世界衛生組織於1996年建議,合理的會陰切開率約為10%。全球近年來的會陰切開術率也普遍下降,例如在加拿大的自然陰道分娩,會陰切開術從2004 年 的13.5% 降至 2017 年 6.5% 。美國亦於2020年,降低至5.2%。台灣有高達七成的會陰切開術率,非常需要改革。

會陰切開術在過去曾被用來促進產程而執行,但是近年來實證研究已明確指出,不必要的會陰切開反而會增加傷口裂開與感染風險。同時,助產界與部分醫界已發展諸多措施,以能避免會陰撕裂傷,如:產前的會陰按摩、生產時的延遲用力、改變生產姿勢,以及適度保護會陰等等。

台灣醫界對此有所討論,但未能進行實質的改革。台大婦產科李建南教授於2014年所發表了「發展本土化之友善生產模式及其成效評估研究三年研究總報告」,其中訪談了273位產科醫師,有57%醫師同意「有條件」施行會陰切開術。生動盟也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婦產科醫師,有意願降低施行會陰切開術,卻礙於過往的醫師養成過程中欠缺相關的訓練,以至於只能常規性地執行會陰切開。為了降低台灣會陰切開術的施行率,以及解決部分婦產科醫師的困境,我們呼籲衛福部應該儘速與孕產相關醫學團體合作,提供「不剪會陰的接生方式」研習課程。

四、助產師照護的孕產婦,有較高的比例跟伴侶一起接受產前教育、主動規劃生產計畫書、在陰道產也經歷較少的醫療介入

本次調查結果也發現無論生產地點在哪,接受助產師照護的產婦中有90.1%主動規劃生產計畫書,醫師接生的產婦只有22% ; 接受助產師照護的產婦中有88.3% 接受產前教育,醫師接生的產婦僅有32.7%接受過產前教育; 接受助產師照護的產婦接受的醫療介入,也比醫生接生的來得少。

生動盟希望政府重用助產師。台灣目前助產人員的接生比例,僅有0.1%,這是全世界最低的比例。許多先進國家都以助產人員作為孕產婦的主要照護者,而現今台灣僅有少數的助產人員堅守崗位,主要在助產所執業,以執行居家分娩為多。我們希望政府一方面重用目前仍在第一線服務的助產師,另一方面也擴展助產師的服務地點,包括進駐醫療院所,與產科醫師共同照護。

在生動盟與在婦女新知基金會的督促下,衛福部曾於2014年推出了助產師與醫師的共同照護制度。當時由六家醫院試辦,獲得極高的評價,參與試辦的產婦都非常滿意,政府卻只試辦一年就無疾而終。部立桃園醫院參與試辦計畫後,會陰切開率與2013年同期減少18.92%,由助產師接生的38名個案中,母嬰皆未發生生產合併症。83.33%產婦認為助產師提供的產前諮詢非常有幫助,91.67%的產婦認為待產時助產師讓她們瞭解自己的產程。並有91.67%的婦女表達非常願意下一胎再接受助產師與醫師合作照護模式。另一家參與試辦計畫的台中榮總,共有102名產婦由醫師及助產師共同接生,不但降低剖腹率,產婦對友善多元生產經驗滿意度更高九成以上。助產師除了提供妊娠期的衛教指導,也提供母乳哺餵、產後運動、營養、為人父母調適、新生兒生長發育及照護、性生活回復等之產前衛教指導。

為此,我們呼籲政府重啟助產師與產科醫師的共照制度。我們希望共照制度2.0,能針對已跟助產師有良好合作關係的少數幾家醫院,由政府設為重點共照醫院,建立十人助產團隊。助產團隊以三班制為規劃,每班有兩位助產師進行孕產照護工作。門診與產前、產後的社區巡迴可設兩人;另有兩名可調配人力,因應輪休以及家庭照護假。除了人力之外,共照制度2.0亦須搭配適合多元友善生產方式的產科硬體改革,以及相關獎勵措施。

五、 一般婦女的產後照顧幾乎皆為私人化,其中高達八成的產後照顧來自個人家庭

雖然政府針對高風險的孕產家庭提供電訪、產後訪視、免費到府坐月子等服務,但是對於一般孕產家庭,除了衛生局的來電提醒施打疫苗以及關心哺乳狀況之外,其他服務幾乎為零。我們的問卷調查即反映,80.3%的受訪者,產後照顧僅能仰賴家人朋友,58%的產婦則是去月子中心。倘若孕產婦無法從家人朋友中獲得支援,或經濟不夠寬裕,加上欠缺國家的產後支持服務,很可能陷於嚴重困境。台灣的產後憂鬱症甚高,已有跨國比較顯示在全球名列前茅,缺乏產後照護與產後支持,很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生動盟提出,我們應向日本、荷蘭、丹麥等先進國家看齊,針對婦女實際產後處境與問題,進行的居家訪視與支持措施。以荷蘭為例,荷蘭政府提供每一位繳納健康保險的荷蘭女性,不論國籍,皆享有產後照護服務(kraamzorg)。Kraamzorg是個整合性母嬰家庭服務,不只是檢查母嬰身體狀況,也會協助簡單的家務,並備妥簡單營養的食物;同時也會指導產婦伴侶如何照顧新生兒,協調出最省力的育兒動線和家庭環境安排。丹麥亦有強大的產後支持服務。一般產婦生產後72小時到產後四、五天左右,公衛護士會進行第一次家訪,同時幫助相同時期生育的家庭,建立起媽媽、爸爸支持團體。鄰近台灣的日本也有豐富且多元的產後照顧服務,包括:可以入住由助產師主導的產後護理中心、產後家訪、提供產後家庭照顧服務員、產後諮詢、產後健康檢查等等。

台灣除了產後照顧私人化十分嚴重外,這次的調查我們還發現,產後最大的困難和壓力來源前三名為:睡眠不足(73.3%)、哺乳(71.8%)、新生兒照顧(64.8%),當中又以睡眠不足最沒有獲得協助。為此,我們提出產後六個月內的一般家庭,皆應享有到府臨托的喘息服務 ,讓新手家庭有喘息的時間,同時建立專業人員的產後訪視制度,協助新手家庭的生活逐漸步上軌道。

記者會上,推動生產教育課程的講師周竹宜說,產家可以學習按摩放鬆面對待產時的疼痛、會陰按摩減少撕裂傷,還有如何佈置自己需要的待產環境,更可以讓產家提早準備扮演父母角色。但醫療院所目前兩次衛教指導,受到時間與人力的限制,往往十分鐘左右就結束,往往流於形式,與真正產家所需的生產教育內容截然不同。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自己懷孕時積極找尋生產教育資源,上了九到十二個小時的課程,連產後如何照顧嬰幼兒都有學習,也有和伴侶、產檢醫師討論生產計畫書,過程中綜合評估自己的生產知識與身體狀況,還有理想的生產方式,規劃出最適合家庭的生產計畫。雖然沒有完全照原定的生產計畫書,但回想起來,這段過程非常重要,她和伴侶討論了各種風險發生的可能,伴侶充分的參與,也提早意識到親職的責任與身份,當孩子出生後,伴侶照顧比自己更上手。

立委范雲回應,台灣女性生產有太多不必要的醫療介入,希望女性能拿回對身體的掌控權能,能為自己做出決定,也知道如何幫自己做出決定。在職場裡的生育女性在蠟燭兩頭燒,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友善育兒職場與社會環境,生產改革不只是女性議題,目前的少子女化就是新世代的無聲反抗,政府雖然投注經費在友善生養政策,卻集中於照顧公共化,這樣遠遠不夠,生產不夠友善、產前教育不足、伴侶參與不足,都沒有做到,勞動部也不願支持生產準備假,目前勞工只有「陪產與陪產檢假」,但生產準備很重要,不是門診三五分鐘就能準備好,雙親都應該有平等參與孕產與育兒的權利,才能打造友善育兒環境。

立委王婉諭說,生產對許多家庭來說,都像被丟進陌生環境獨自摸索,如果能提早做好準備一定更好。產前教育與生產時要做的準備很多,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些很重要,但孕婦往往只能找到廠商開課,連內容是否正確都無法確定,產婦也擔心是否只是在被行銷,而有些產前課程收費也不便宜。另外,產後的育兒責任大量壓在媽媽身上,導致台灣產後憂鬱嚴重,不敢生、不想再生變成台灣常態,必須要靠政府有力推動才能解決少子化問題。幾千元的生育津貼僅能減輕育兒負擔,但很難真正提高生育意願。她也提醒,2014年受到好評的「共照制度」卻沒有任何推進,十分可惜,呼籲衛福部思考如何重新思考整體制度如何修正。

立委陳培瑜在2006年生下第一胎,因為生產經驗不好,讓她生第二胎時也有很大的壓力。她認為新生兒家庭的每個人身心健康都要被照顧,產後憂鬱不是只有媽媽才有,家庭其他成員也有不同的狀況要因應。教育部的終身教育司是否也該考慮,家長如何在育兒不同階段一直被支持。

婦產科醫師陳鈺萍長期跟好孕助產所的助產師合作,以自己跟助產師合作接生經驗提出,七年來共接生的400多個產家,會陰切開率低於1%,產家生產完常常最大感想都是這樣的生產太美好了!以前為了縮短產程選擇切開會陰,常是現代醫學訓練以及臨床上以為必然的事,「但這二三十年的醫學實證,證明這件事要被改變,低會陰切開執行率的產生,要醫療方改變習慣的接生常規,產家產前準備齊全,有助產師一起照護,那生產可以是享受,而不是受苦的。」

部立桃園醫院婦產科醫師呂理政表示,時代不同,大家都想有更好的生產品質,以往醫療措施強調安全,其實是可以調整成既安全又舒適。2014年部桃的助產師共照經驗,發現助產師可以提供生產教育、待產時提供心理支持並及時觀察到產婦的變化,對於提高生產品質,非常有幫助。有些婦產科醫師認為醫師跟助產師是競爭關係,但是他以復健科為例,醫師診斷、實際上是物理治療師協助復健,糖尿病在醫師診斷之後,也是營養師提供照護設計,所以各種專業都有其功能,包括助產師。助產師可以改變產房生態,部桃一直都有助產師值班,常有產婦要生下一胎時,在他的診間表示,不是要指名呂醫師本人,而是希望一樣有助產師協助接生。「就像現在健身都覺得需要找教練,生小孩也應該找一名專業的教練!希望政府把助產師放在正確、該有的位置,至少從公家醫院的體制內開始做起。」

產後培育顧問鍾秀靈表示,產後女性想要能好好修復身體、寶寶又能得到好的照顧,往往選擇到月子中心,享受「統包服務」,但月中少則一天五千元,最高一天可以上萬元,新手父母不一定能負擔得起,只能靠家人協助坐月子,上網搜尋資料。然而產後預約回診是一個月後,很多媽媽都一直忍,直到回診才發現自己的狀況不好,可能已經太遲。如果能有政府主導,把產後訪視列入,包括助產師、泌乳顧問、營養師、物理治療師、心理諮商師,還有家事人員的喘息服務等等整合性的服務,都能讓產後家庭有更大的幫助。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 表示,應把媽媽當成全人在照顧,產前教育必須更落實,而不是只有衛教,「我們出版很多健康手冊、衛教手冊、爸爸手冊,但也受到醫院人力配置問題,我們樂觀生產教育可以落實,但也要考慮產家是否有時間參與,所以現在除了紙本也希望提供電子化資訊等⋯⋯,至於現在衛教內容太過強調醫療,可能和我們諮詢對象長期是婦產科醫學會有關,所以少了人文關懷與友善支持,這是必須改善的,而產後回診一個月的期間內,確實也無法幫助到產後馬上發生狀況的家庭,政府是需要再回應的。」

綜合以上的問卷調查與國際考察,生動盟強調以下三大主張:

  1. 在生產前,將4次一共12小時的產前教育,正式納入孕婦14次產檢之中,同時產婦及其伴侶皆享有七日有薪生產準備假,參與有品質的生產教育課程。
  2. 在生產時,享有醫師與助產師合作的共照制度,可以選擇不施行會陰切開術的生產方式,兼顧孕產婦的安全與尊嚴。
  3. 在生產後,產後六個月內的一般家庭皆享有到府臨托的喘息服務 ,讓新手家庭有喘息的時間。同時建立專業人員的產後訪視制度,協助新手家庭的生活逐漸步上軌道。

台灣的生育率一再陷入歷史新低,卻對於這些有意願生育的家庭,仍沒有提供適切的服務,讓大家屢屢陷入困境。我們期許,每個孕育新生命的女性,都能跟伴侶、家人,在這次的孕產旅程,獲得豐富而增能的產前教育課程,能得以選擇來自助產人員的連續性照護,並在產後獲得充分的協助與支持。這樣的願景,在許多國家都是基本的孕產服務,在台灣卻經過多年的倡議仍然難以達成。生動盟在母親節前夕呼籲,台灣的孕產措施急需改革,政府與醫界需要傾聽這些孕產家庭與民間團體的聲音,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喜歡這篇內容嗎 ? 歡迎分享

收聽我們的 Podcast 頻道

支持我們,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相關文章

自然流產支持手冊

生動盟的聲動時光

支持生育自主

生育自主,由你催生,您的支持,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全站內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