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留停彈性化」挑戰仍多,勞動部與生動盟持續推動中

上週五(2025/1/17)勞動部部長洪申翰、李健鴻次長以及勞動條件及社會保障司司長黃維琛邀請生動盟及多位育兒家長到勞動部進行交流,且積極傾聽台灣育兒家庭的真實處境與需求。這場交流會中,我們得知企業參與「育嬰留停彈性化」試辦計劃的幾個挑戰:

1. 育嬰留停申請程序繁瑣:有申請人提出留停三天,但是申請流程未完成,申請人已經留停結束回來上班了,顯示申請流程速度跟不上實際需求。

2. 企業已有較好育兒制度:不少參與試辦的企業本身已經提供比勞基法規定更優渥的育兒政策,例如:每個月有三天有薪的的家庭照顧假,因此員工對此計劃的參與興趣並不高。

3. 短期人力調配問題:雖然企業反應在人力調配上並不困難,但仍擔心在業務旺季時,如何應對短期人力不足的問題。由於目前參與人數較少,這一點尚難評估。

在場育兒家長則提出,儘管政府提供了較好的政策制度,但在實際工作場所中,不夠友善的孕產氛圍仍然是最大的挑戰。具體問題包括:

1. 有制度卻不敢請假:不少家長因為擔心請假後會失去工作機會,而選擇放棄使用相關制度。

2. 請假後難以重返職場:即使請了假,部分家長也無法順利回到原職位,這與「育兒不離職」的政策初衷相悖。

3. 男性申請留停的意願低:對男性而言,留停是否有薪是關鍵的因素。若政策中薪資支援不足,會限制男性參與的意願,進而加劇家庭性別角色的不平等。

4.「男女皆請滿六個月育嬰留停可加發一個月津貼」政策效果有限:這個政策對能夠請假的家庭來說或許是有幫助的,但對於各種考量而無法或不敢請假的家庭來說仍然是「看得到吃不到」的政策,與其加放一個月的津貼,不如優先將育嬰假彈性化,可以「日」或「小時」來請,並放寬至小孩滿八歲以前。

最後,生動盟感謝勞動部長願意親自傾聽育兒家庭的困境,讓這些家庭有機會充分表達和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聲。

喜歡這篇內容嗎 ? 歡迎分享

收聽我們的 Podcast 頻道

支持我們,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相關文章

自然流產支持手冊

生動盟的聲動時光

支持生育自主

生育自主,由你催生,您的支持,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全站內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