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產程有進展嗎?認識寶寶出生的路徑——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六)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產程進展有幾個觀察方式,例如子宮收縮的強度、子宮頸變薄變軟的程度、子宮頸擴張的狀況,還有這一篇要談的胎頭下降的位置。

如果從女性的身體頂端由上往下看,會發現骨盆是一個橢圓形(男性的骨盆比較尖、窄),從身體的正面來看,子宮形狀與倒立的西洋梨相似。骨盆由好幾個骨頭構成,前側是恥骨、兩個恥骨中間稱為恥骨聯合,兩側是髂骨、後方是骶骨、下方可以活動的則是尾骨(可搜尋網路圖片更易理解)。

恥骨旁還有坐骨,若假想兩塊坐骨棘有一條連線,寶寶頭部下降到此連線時,就是胎頭固定,在待產室或產房可以聽到醫護人員說「station0」,寶寶頭部從這裡往下1公分是「+1」,往上則是-1。(通常+3就是到陰道口了)

要來討論寶寶怎麼下降,必須先知道什麼是胎位。第三孕期後,胎兒頭部會開始往下轉,呈現常「頭位」,如果寶寶頭朝上,就是「臀位」,這也是胎位的一種,不用視為不正常,雖然有些婦產科醫師認為「臀位」只能剖腹生產,但只要寶寶不要太大,「臀位」也可以自然產。「頭位」的寶寶,又分成臉朝前方(媽媽腹部)或是後方(媽媽背部)。朝向後方稱為枕前位,這也是最常見的胎位。

寶寶出生的路徑並不是直線前進,想像一下倒立的西洋梨,寶寶會一路進入骨盆入口、骨盆腔、骨盆出口。若將骨盆(從上往下看)畫上橫直兩條線,妳會發現,入口處的橫線比直線長;中段的骨盆腔,橫線直線差不多長,到了出口,直線(骨盆前後長度)會比較長。

當產程啟動,枕前位的寶寶準備進入骨盆入口,寶寶會低下頭收下巴,頭部靠近胸部,讓身體徑線縮到最小(也有些寶寶堅持「抬頭挺胸」出生,媽媽就會很辛苦);到了骨盆腔,寶寶開始轉位,到了出口,他被尾骶骨卡住,這時候寶寶會再度轉動,用頭部的枕骨去伸展施力,壓開尾骶骨,寶寶的頭就生出來啦!此時寶寶再次轉身,就能讓身體順勢滑出。

所以分娩過程,產婦很辛苦,寶寶也不輕鬆,一直在子宮裡轉來轉去。這也是為什麼生產時,產婦最好不要維持平躺姿勢,最好能直立上半身,讓骨盆是直立狀態,可以蹲姿、跪趴或坐在產球上,也可以站著慢慢搖晃骨盆,想像妳的擺動正在幫助寶寶轉位,頻繁地改變姿勢,幫助產程加速。因為女性產道真的不是一直線。

了解生產過程寶寶在忙些什麼 後,是否感覺內心的不確定感稍微減低了?讓自己搞清楚生產可能會到的狀況與困難,先做好準備,就能減少恐懼,也能幫助自己較正面看待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

內容審定: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及婦女健康系高美玲教授

生動盟的孕產十堂課,陪您在疫情期間安心懷孕

喜歡這篇內容嗎 ? 歡迎分享

收聽我們的 Podcast 頻道

支持我們,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相關文章

自然流產支持手冊

生動盟的聲動時光

支持生育自主

生育自主,由你催生,您的支持,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全站內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