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被隱沒的聲音——小產

生動盟理事施麗雯老師為「獨立評論」撰文,以具女性主義的關懷視角討論小產對女性的意義。她表示近年來,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政府積極鼓勵生育,但自然流產卻是少被關注的重要議題。全球統計顯示,自然流產發生率約10~30%,台灣女性自述經歷過流產的比例約為11~18%。換言之,自然流產的比例不低,但我們卻很少聽到身邊的親人朋友小產了,一部分是因為傳統常把流產歸咎於:孕婦的行為冒犯了神靈、吃到不該吃的東西、或本身身體缺陷……不論是何種解釋,都常讓女性成為代罪羔羊,有苦說不出。

她認為對於計畫懷孕的女性及伴侶而言,流產帶來極大心理與生理衝擊,甚至造成長期哀傷。然而,社會文化往往將流產歸咎於女性個人,忽視她們的哀傷與失落,甚至忽視她們對這些被視為失敗的懷孕或被淘汰的胚胎或胎兒之間的關係詮釋。

無論是去關注女性與失去的寶寶的關係、或者是人格化這些在法律上還不具人格的胚胎/胎兒/寶寶,並非是要去挑戰女性的人工流產選擇權;相反地,去指認出女性的失落(loss)是什麼、她們認為自己與失去的胚胎/胎兒/寶寶的關係為何,並看到這個失落的關係背後的意義,才是捍衛女性主義的初衷──關注女性的權利和自主性。

最後,她呼籲應透過女性主義的視角,理解女性與胎兒的多元關係,並尊重她們對流產經驗的不同詮釋,以建立更包容的社會支持系統。

閱讀全文: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69/article/15863

喜歡這篇內容嗎 ? 歡迎分享

收聽我們的 Podcast 頻道

支持我們,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相關文章

自然流產支持手冊

生動盟的聲動時光

支持生育自主

生育自主,由你催生,您的支持,讓生動盟繼續提供優質生產教育與國際生產訊息!

全站內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