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怡同(生動盟會員/女性專科物理治療師)
前言:許多媽媽在一次的產後回診之後,就沒有時間關照自己的身體,但照顧嬰兒造成的睡眠不足與生活失去掌控,可能引發產後憂鬱,生育改革行動聯盟近年積極推動哺乳課程與育兒指導教育,藉由女性專科治療師陳怡同的分享,希望提高大眾對「第四孕期」的關注。
我們都聽過懷孕時有三個孕期,不過「第四孕期」對於大眾(即使是醫療人員)都是相當新、陌生的認知,但對於一個女性來說卻是相當關鍵,甚至會影響長遠未來,需要大家投入更多關注的時期。
我是一個在物理治療所工作的女性專科治療師,我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參與到一位女性從懷孕前、孕期、產後以及更年期的時光。
作為醫療人員,我很清楚長期以來醫療對於孕婦的照顧目標在於順利生產、以及寶寶的健康,產後大家的目光聚焦在新生兒的變化與生活,而一位女性生產完到產後1~2週恢復期的第四孕期往往就被放到一邊被忽略了。
第四孕期為何重要?產婦身心理狀況迎來巨大挑戰
第四孕期指的是產後開始的12週,這段時間女性除了體會到迎接寶寶來到這世界的喜悅,同時也經歷著身心理上巨大的挑戰,包括產後身體的疼痛、照顧寶寶所連帶的睡眠不足、精神上的疲憊、哺餵上遇到的問題與挫折、壓力,甚至有些女性在產後會有尿失禁、腹直肌分離的困擾需要被解決。
然而如果只有產婦一個人獨自面對所有上述提過的問題,無論是誰都會筋疲力竭的,最常見的是女性往往在取捨中,將對自己的照顧放在最後的順位了。我想對所有在照顧寶寶的女性說:「其實你們不需要犧牲奉獻自己,你們真的已經做得很棒了。當你先把自己的身心都照顧的舒服,寶寶也會更舒服唷!讓大家一起幫忙吧!」
美國婦產科學會表示:產後症狀若無妥善處理,恐影響更年期
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在2018年也開始呼籲無論醫界或是大眾應該要注重產後第四孕期的照顧,歐洲專門在做產後腹直肌分離研究的 Donnelly 治療師也在研究中發現產後的骨盆底肌失能、腹直肌分離的影響如果沒有處理好是會影響到更年期後的症狀,所以第四孕期的重要性更不該被忽略。
在 ACOG 發表的指引中明確地提出,除了產前要有定期的回診,其實產後也該有一個團隊,專門來追蹤觀察產婦的恢復,並提供產婦所需要的資源與協助轉介,比如哺乳協助找國際泌乳顧問、產後的傷口照顧與婦科問題可以詢問婦產科醫師、腹直肌分離或骨盆底肌失能需要訓練找物理治療師、在關懷中如果發現有產後憂鬱的情形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協助。
在現行的制度下,當產婦遇到困難,常常都是靠著身邊親朋好友的經驗、或網路上的資訊找到資源,在忙碌中還要辨別這些資訊的真偽,對於正面臨著挫折的產婦來說無疑是費時傷神的過程。
也因此 ACOG 建議在產前的媽媽教室除了學習如何照顧孩子,更要在產前就開始由個管師協助孕婦統整產後可以運用的資源,所謂的資源不只是專業醫療團隊資源,產婦與先生也應該組建自己的支持團隊,比如開始和媽媽、婆婆討論產後如何協助自己照顧孩子,或是在哪些情況下,哪些朋友可以提供特定的支持與陪伴,主動邀請身邊的親朋好友成為自己的隊友,才不會在遇到問題時不知所措。
坐月子的真正目的:協助家庭度過迎接新生命的轉折期
但發現了嗎?第四孕期其實就和我們熟知的坐月子的時間差不多喲!所以坐好月子當然很重要,只是很可惜常常我們聽到的是坐月子的過程中,女性往往是被要求躺在床上休息的角色,在最適合復能的時機卻失能了,而在男性成為爸爸的賦能過程中也被推開了,孩子被帶走由月子中心來照顧,看似舒服與輕鬆的過程,結果是回到家依舊不知道怎麼和家中的新生命相處。(推薦新手爸媽閱讀:父母離開月子中心前要學會的5件事)
坐月子這段時間應該是個讓專業團隊協助家庭迎接新生命後的適應過程,在這過程當中隨時有人可以去協助調整過程中遭遇的問題,讓這個新家庭再回到自己家裡時,可以沒有憂慮的迎接接下來不斷變化的新課題。
現行制度下,雖然沒有產婦個管師的制度,你可以觀察自己的身心變化,並且除了醫師以及護理師,你還可以建立自己的「產後支持專業團隊」:
- 物理治療師:處理媽媽手、產後疼痛、產後尿失禁、體能回復瓶頸、腹直肌分離、產後性行為疼痛等。
- 臨床/諮商心理師:陪伴走過產後憂鬱、產後心情低落等。
- IBCLC 國際泌乳顧問:協助塞奶、硬塊、乳腺不通處理,幫助寶寶正確含乳。
「原來物理治療師在產後的恢復上也可以幫忙呀?」
這往往是我和我的個案第一次碰面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產後女性的身體並不脆弱但是在恢復中是很細膩的變化,除了體能的恢復,產後腹直肌分離以及核心失能,它們雖然不是疾病卻會大大降低產婦生活品質,連帶影響產後照顧嬰兒的舒適度,甚至有些人會告訴我連變化姿勢都會很痛苦,我的功能就是讓產婦可以舒服的活動,找回正確核心用力的方法。
而在產前經歷孕期重心以及走路習慣的改變,許多孕婦在懷孕時會經歷骨盆腔疼痛甚至恥骨分離的困擾,產後沒有注意往往也會間接影響日後運動表現,以及連帶有下背痛、膝蓋疼痛或髖關節動作控制不佳等困擾,最直接是許多產婦會告訴我走路比孕前容易累或有疼痛產生。
產後最多人困擾的媽媽手,除了抱小孩時也會不舒服、常常擠奶的動作也很困擾,藉由物理治療師協助手部出力習慣的調整還有肩胛穩定性的提升,疼痛感可以好好的得到舒緩。
作為女性專科的物理治療師,我們也會針對會陰部疼痛、尿失禁的狀況的產婦,提供骨盆底肌群功能評估與訓練,在與醫師的搭配下讓個案不僅不只有雷射的選擇,這些也不再是無法討論的「泌」密。
其實只要是身體功能與疼痛的問題,物理治療師都可以幫忙找出問題,並一起幫助產婦動的健康。願每個產後媽媽們都能把關注帶回自己的身上,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更能帶給寶寶舒服的陪伴與關懷。
原文出處: https://reurl.cc/9p09vj